发布时间:2025-01-11 04:48:40 来源: sp20250111
面向中小学生的“黑竞赛”屡禁不止,“白名单竞赛”违规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师生、家长的应试化思维,以及盲目追逐竞赛成绩为升学增加“筹码”的功利化观念。而治理中小学竞赛的关键,就在于推动相关主体扭转这些片面、错误的教育观念,促使竞赛回归素质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本位,进而成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加强招生监管,彻底剪断竞赛与升学间的联系。虽然《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但在现实中,各方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与情感焦虑。一方面,部分学校还存在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的违规情况,在小升初、中考时会参考各种竞赛的成绩;另一方面,在中考“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模块,各种获奖证书、竞赛成绩往往作为参考依据,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为提高升学竞争力,部分师生、家长便产生了“没有证书,何以证明学生综合素质”“只要能拿本证书,花钱买都可以”“竞赛获奖是最大的‘硬实力’,其他不重要”等不当认知。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下,不少中小学生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甚至盲目报名“黑竞赛”,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需强化中小学招生监管,严格落实关于招生入学与竞赛的各项规定。首先,各地小升初应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政策,明确禁止依据各种竞赛成绩录取学生或予以加分倾斜。其次,教育部门应进一步细化中考、高考综合素质评分规则与标准,建立健全过程性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不可将学生竞赛成绩作为参考依据。最后,各地还应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机制,畅通广大家长对于竞赛与升学之间违规关联的监督与投诉举报途径。
同时,需厘清竞赛本质,引导学生参加适合的竞赛。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教育者应依据学生的不同资质、能力与特点进行针对性、差异化教育,长善救失。竞赛具有竞争性与创新性等特点,更适合那些学有余力、对某一类竞赛怀有强烈学习兴趣、有良好学业基础的学生。换句话说,虽然竞赛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但它并非大众性、普及性活动,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要参加。
从本质来说,竞赛关注的是中小学生对于某一领域的卓越性认知、创新性理解与思考,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若是忽视这一点,不顾学生兴趣、能力与基础,过度参加竞赛培训、盲目报名参赛,则可能拔苗助长,最终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影响学习的持续性。竞赛本意是为学生健康成长“赋值”,勿让最终效果变成“负值”。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竞赛亦是如此。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及其家长正确认识竞赛的拔尖性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特长与基础等。学生若既有兴趣也有基础,家长当努力为其创造参赛条件,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若学生对竞赛不感兴趣,家长也不可抱着功利化目的强制其参赛。
最后,还应规范网络平台,让“黑赛事”无以立足。“白名单竞赛”监管与“黑竞赛”治理,都需要进一步规范竞赛的网络环境。当前,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尚存在不少关于竞赛的错误言论,夸大竞赛奖项的作用,诱导学生参赛。如“可以升学加分的‘白名单竞赛’,90%的家长都不知道”“通过‘白名单赛事’提前锁定清华北大等C9院校”“竞赛‘白名单’亮相,可列入北京小升初备战”等虚假信息不时映入眼帘。更为恶劣的是,“黑竞赛”组织者在商业利益驱动下,通过网络肆意贩卖升学焦虑,虚假宣传与“白名单竞赛”名称相似的各种“黑竞赛”。
对此,主流媒体与教育部门应积极宣传竞赛管理规定与招生考试政策,正确引导竞赛舆论。中小学校应利用学校官网与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合法正规的“白名单赛事”、参赛的正确渠道等真实信息,防止广大师生和家长被错误竞赛信息所误导。还需强调的是,“黑竞赛”的广告和信息多通过某些非正规的“竞赛网/竞赛平台”或自媒体账号发布,误导诱骗广大学生报名参赛。因此,笔者建议,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应协同联动,建立涵盖43项“白名单竞赛”的统一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各项“白名单赛事”的公开透明、合规合法,避免广大师生、家长“错把李鬼当李逵”,误入“黑竞赛”网站。
(作者:胡金木,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