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0:39:38 来源: sp20250110
最近,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中学的又一批学生,正兴奋地为4月的“中国之行”做着准备。
这所学校已经有不少同学到访过中国。一个多月前,他们在北京登长城、访故宫;在上海豫园体验中国传统技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学生共同参加机器人和舞龙体验活动。
和朋友们聊起自己的“中国之行”,中学生斯通金兴奋地分享说:“中国有很多很酷的地方。我们同中国小伙伴聊生活、聊春节、聊美食。”让斯通金最动心的还是中华文化,她和一名同班同学都萌生了到中国学习的念头。
这是中美民间友好往来的青春缩影,也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美国马斯卡廷中学学生参加舞龙体验活动。
一年前的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的是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在互动和交流中,文明的价值才能得以更好体现。
2023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表示,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今年1月24日至30日,该项目第一批来华的美国青少年、马斯卡廷中学20多名学生,到北京、河北和上海等地进行了交流访问。
马斯卡廷学生瓦耶早早就做好了“功课”,来中国之前他就下载了微信,“我听说中国人广泛使用这个社交软件,我也留下了中国朋友的联系方式”。 这次的中国之行,让瓦耶和他的同学感受到,美中两国青年的相同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
“此前印象中,美国学生比我们外向一些,但实际接触下来,才发现他们也是性格各异,希望他们回去之后能把这段经历分享给朋友。”和马斯卡廷中学的同龄人一起参加活动,也给上海初三学生谢天翼带来了新的感受。
“我们到中国了!”“超级开心!”即将结束访华前,马斯卡廷中学的孩子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达来到中国的喜悦心情,还分享了此行的见闻和感受。
不久,他们就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在复信中,习近平主席用“百闻不如一见”鼓励孩子们,欢迎更多美国青少年朋友来华交流学习,亲身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美国马斯卡廷中学学生了解中国古籍装帧与修复技术。
中美两国学生友好往来的故事,体现出深化人文交流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也是一座通往文明互鉴的桥梁。
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以“茶酒”妙喻文明的多彩共生——
“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的文明观,超越西方“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一倡议捍卫了文明平等的观点,强调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反对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
△2023年5月,希腊雅典,人们观看中国茶艺表演。
一年来,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推动并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
举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持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开展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真诚意愿和切实行动。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贯之的中国主张,在当下越发彰显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责编:徐婵、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