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小城刷新文旅市场新版图

发布时间:2025-01-01 11:53:12 来源: sp20250101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暑期以来,全国各地小城旅游市场“热辣滚烫”,迎来接待高峰。从贵州“村超”到泉州“簪花”,从山西应县“奇塔”到湖南桂东“凉都”,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小城小镇定为出游目的地,开启反向旅游,“解锁”消夏新模式,一座又一座宝藏小城被重新发现。

  近年来,在都市旅游景区、度假区、街区和商圈游持续火爆的同时,国内文旅市场呈现日益明显的下沉趋势。以县城、小镇、乡村为目的地的传统文化游,正以一种“新中式”旅游样貌被演绎和激活,“民俗”“国潮”“非遗”成为撬动流量的入口,为游客营造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数据显示,早在今年“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40%,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今年暑假,各地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消费活动,持续推出消费券、票价折扣、消费满减、优惠套餐等惠民举措。

  “旅游是异地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一切皆文旅的时代,各色小城平日那些看似寻常的“在地文化”,在别人看来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在现代设施方面,小城自然无法与大城市相提并论,但分布广袤、数量众多的“乡土中国小城”,在地理环境、方言、饮食、建筑、生产方式、节庆以及民俗信仰、地域人群集体性格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搭配基层鲜活的创造能力与天然质朴甚至带点野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形成了无法比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成为一道道壮丽的活态文化景观。这种反差的美,契合了现代城市居民复归乡野进行情绪释放、心灵疗愈和求新、求异、求知需求,这也是越来越多人把旅行体验交给这些“小地方”的背后逻辑。

  “因艺而动,逐美而行”已成为文旅市场新需求新潮流,精神的获得感激发了游客主动“文旅”的心理动力。随着“Z世代”“00后”等新消费客群的到来,小城原生态民俗风情的一切元素均可能成为游客关注和消费的点。一个普通的菜市场可能登上游客的“必玩清单”,一个桑坡村的皮草厂能在寒冬吸引全国的“扫货团”到此游览,烟火气、文艺感、性价比构成了这些低线特色小城旅游兴起的重要驱动力。小城东方式文化美学场景随处可见,深深扎根于时代的中华文化基因触手可得,现成的本底资源都摆在那里,关键看我们的文旅投资者、旅行服务商、店铺主理人和地方政府如何科学地开源、引流、造势。对小城文旅而言,则更是“主题策划定生死,爆款场景定高度,运营模式定效果”。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各路“玩家”,小城文旅的每个触点都要高度重视。现在的游客很“花心”,要想妥妥地拿捏住这些“游客宝宝”,就要在他们身上“用心”“费心”。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向美而生制造流行,实现小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在地融合,从而提高文化的可体验度,构建出独特的IP。

  深入挖掘和展示历史民俗文化是基础,时尚元素的融入能够增添新活力,而现代服务则是标配。例如,乌镇通过开发戏剧节创造了消费新热点,吸引一拨又一拨的人前往。今年端午假期,他们在老街门店包粽子、点雄黄、做香囊,推出“五黄宴”、龙舟花灯船、非遗游园会,游客的参与热情高涨。

  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和喜好。他们在哪里,旅游就在哪里。植入传统文化的演艺、光影秀、艺术展陈、行进式观演以及乡村咖啡、田园市集、稻田宴、稻田音疗会、二次元异世界等,都应该是产品开发的选项。

  小城旅游缩小了空间尺度,更需要传统文化来填充。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轻资产化”运作,非常考验小城文旅的渠道整合能力、爆款生产能力、持续上新能力。现在最大的风险在于产品同质化、过度商业化与利益短期化,那种“县县唐宋城,处处复古街”的玩法已难以持续。从一开始,就要弄清楚“我有什么”“优势在哪”“为谁服务”3个问题,以更多“小而美”的创业项目创新业态,打造既有“流量”又有“流水”的“灵魂域牌”。

  以乡土资源、民俗资源、非遗资源开发为内核的“新中式”旅游还将继续“火下去”。一个个特色小城,将以各具特色的方式,不断刷新我国文旅市场新版图。(经济日报 周湘智)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