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5-01-04 12:51:15 来源: sp20250104

新华社上海12月1日电 题: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

1至10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万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9%。

国产大飞机C919似飞龙冲天,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如游龙入海,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全球少有的既能造火箭、飞机,又能造邮轮、汽车的高端装备城、“全球动力城”。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上海,倾力打造从“0”到“100”的科创链条,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这是2023年11月4日拍摄的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当日,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3年11月4日拍摄的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当日,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增能,聚焦新型工业化

工号:001;岗位:热轧喷印。

这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台被命名为“宝罗”的机器人在热轧车间“上岗”。未来5年,宝武将分阶段引入上万台不同功能的“宝罗”机器人。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机器人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机器人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从宝武的工业机器人“集体上岗”,到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用人形机器人面世亮相……上海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已达260台/万人。

“我们已累积了人形机器人领域不少核心技术的专利。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像汽车手机一样,变成新一代的终端,普及到养老陪护、康复科研等众多场景中。”傅利叶智能董事长顾捷说。

“智造”,正成为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张“硬核名片”。截至10月底,146家车企、161个品牌在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27万辆,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作为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新能源整车企业,特斯拉以上海超级工厂为原点,在苏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地区建立起“4小时朋友圈”,产业链本土化率超95%。

这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拍摄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3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这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拍摄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3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工业上楼”“工赋链主”……大到飞机、船舶、汽车,小到身边触手可及的一件衣服,数字化、智能化正在为制造业做“加法”。

这是2023年5月28日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停机坪拍摄的c919飞机。当日,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这是2023年5月28日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停机坪拍摄的C919飞机。当日,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在位于上海北外滩的致景科技公司,记者看到,“飞梭智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系统大屏关联着全国9000余家纺织企业、70多万台纺织设备的运行信息,其中一套专门为染厂推出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令人眼前一亮。

“过去,配方主要依靠师傅个人经验,耗时耗力还容易出错。如今科技赋能配方管理,操作更简单、品质更稳定,明显缩短打样时间,从过去3至5天到如今最快只需24小时。”致景科技品牌部负责人邹媛娇说。该方案一上线就得到浙江、江苏等地“染厂主”的好评,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上云”的成本。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介绍,作为在全国率先布局工业互联网的城市之一,上海已发布25家“工赋链主”培育企业;预计到2025年,上海将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

被形象地称为“新石油”的数据,则将为制造业带来“乘数效应”,增强发展新动能。2021年成立的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数据产品已达1700多个,单月数据交易额超1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10亿元。

这是2021年11月25日拍摄的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仪式暨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1年11月25日拍摄的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仪式暨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我们正大力推动数据放心供得出、安全流得动、更大规模用得上,搭建数据要素流通的基础设施。”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韦志林说。

聚能,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10月,上海药企君实生物宣布,公司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自研自产的创新生物药获得国际认可,首次成功“出海”美国。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短短10天后,又一款来自上海的国产创新药,和黄医药研发的小分子抗癌药呋喹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并在48小时内迅速开出首张处方。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呋喹替尼胶囊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呋喹替尼胶囊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呋喹替尼治疗的晚期肠癌是严峻的医学问题,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长,却缺少有效的新药,美国此前已多年未批相关新药。”和黄医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苏慰国说。

两款创新药均来自上海并非偶然。近年来,上海已诞生一类创新药20余款,生物医药科创板上市企业约30家,不少生物医药相关的重要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成果密集发布的背后,是日益壮大的集群式发展厚积动能。数据显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工业产值已近2000亿元、总规模近9000亿元。

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该集群不仅汇聚了我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助力新药研发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和服务初创企业的药物公共研发平台,还涵盖创业孵化、临床研究、生产制造、市场应用、政策支持等产业保障。

这是2023年11月25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拍摄的形如鹦鹉螺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3年11月25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拍摄的形如鹦鹉螺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公司从张江药谷孵化载体里的一个小企业成长为国产创新药企的领头羊。在这里,既能找到平台‘伙伴’,又能找到上下游‘同行’,还能找到终端用户。这正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壮大的缩影。”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说。

今年6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千亿元级产业,全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这是2023年7月9日在上海外高桥海通汽车码头拍摄的等待装船运往澳大利亚的上汽mg品牌汽车和新能源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是2023年7月9日在上海外高桥海通汽车码头拍摄的等待装船运往澳大利亚的上汽MG品牌汽车和新能源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蓄能,疏通双向链接“快车道”

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有了“新身份”: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打造基础研究的前沿重镇和全球英才的学术殿堂,他受聘为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在复旦大学实验室里指导学生(2023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在复旦大学实验室里指导学生(2023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赵东元团队,在肉眼看不到的纳米世界摸索,首创“介孔材料”的原创突破,不仅在创新策源上发现了一座“金山”,也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结出硕果。材料投入应用后,每年增产上百万吨优质油,创造数亿元的利润。

“聚焦前瞻性、挑战性、高价值的关键科学难题,提供10年以上的长周期支持和个性化、人性化服务,5至10年不考核,为人才‘十年磨一剑’提供制度保障。”赵东元说。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布局大科学装置,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5个,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主动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等大科学计划,从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2021年,上海同时捧回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个一等奖,实现20年来首次“金花齐放”……近年来,上海不遗余力在基础研究领域打地基,为未来产业“蓄能”。

从关键核心技术源头研发,到实现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零的突破”,并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落地,联影医疗“破局”“成势”“出海”的大跨步,是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有效衔接的生动写照。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逆袭’路,是从负起点开始的。”上海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说,用户一度对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普遍存在不信任心理。产、学、研、医无缝衔接,政策面为国产设备提供“用”的空间,“未来我们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决心更大、底气更足。”

2023年,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明确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这让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寻求突破点的信心更加坚定,也为未来产业发展、加入全球创新版图增加战略力量。

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未来上海将着力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记者王永前、周琳、董雪、龚雯)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