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0:40:29 来源: sp20250104
11月初,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乡道上,车辆疾驰而过,道路两旁草原的黄与天空的蓝遥相呼应,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水面上,宛若一幅巨大的油画,美不胜收。就在几年前,玛曲县黄河沿岸还是沙土肆虐的景象。
这些改变得益于玛曲县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沙化草原综合治理、防沙治沙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截至2022年底,玛曲县治理沙化地33.99万亩(沙丘6.51万亩、沙化草原27.48万亩),“黑土滩”型退化草地122.52万亩,退化沙化草原治理力度逐年加大,有效改善了黄河玛曲段生态环境。
玛曲,藏语是“黄河”之意。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经433公里,从南、东、西三面环绕而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草原区成雨条件好,1335万亩的草场以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了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被誉为黄河“蓄水池”。
“玛曲的沙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这里是风口,多年前这片草原沙化严重、寸草不生,冬春季一刮风,沙子会混着土直往嘴里钻。”玛曲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建云站在玛曲县退化草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治理区内如是说。
玛曲县海拔高、气候寒冷,很多植物都不适合在这里生长。自2012年治沙以来,玛曲县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总结,最终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沙丘治理技术模式,即“整地+植灌+草方格+施肥+土质改良+人工种草+围栏”。
马建云说,“如今,这里的沙化地已经被固定住,植被也在慢慢恢复,这就是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最好见证。”
11月2日,航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 九美旦增摄
除了种草,玛曲县还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转变畜牧生产方式为重点,突出甘南牦牛产业,重点抓规模养殖、高效养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家有300多头牦牛,以前每年大概有10万元的收入,如今通过科学养殖牦牛,每年收入翻了一番。”玛曲县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养殖基地负责人道吉仁青说,该基地通过集中补饲的方式,既控制牦牛的品质,还实现牦牛由季节性出栏向四季性出栏转变。
据道吉仁青介绍,实现四季出栏不仅可以增加牧民的收入,还会减少草场的压力。
11月2日,甘南州玛曲县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养殖基地养殖的牦牛。 王牧雨摄
如今,玛曲县充分利用现有畜种资源,重点打造以舍饲养殖、短期育肥为主,以传统放牧方式优化品种为辅,对万头牦牛养殖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该养殖基地成功实现每头牦牛在原有基础上创收1000多元的四季出栏效益。
玛曲县委书记才让扎西表示,2021年开始,玛曲县全面启动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期3年的项目,对矿山、森林、草原、湿地等进行系统修复,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达63.8万亩。截至目前,该县沿黄河逾5万亩连片沙化得到治理,草原生态沙化、荒漠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才让扎西还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生态畜牧业作为玛曲的主导产业,是直接惠及广大牧民的特色优势产业。接下来,玛曲县要继续立足畜牧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产业,不断拓宽牧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玛曲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刘潇 史静静)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