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0:12:26 来源: sp20250105
中国网评论员 蒋新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5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坎坷成大道,共和国在战争的废墟中破土而出。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聚合亿万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经过矢志不渝地探索和奋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发展奇迹。75年风云激荡,换了人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大道之行步履铿锵。75年间,中国以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姿态,向世界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伟大担当。这一历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超越,更是对人类共同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向世界展现了作为世界和平守护者的力量与担当。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向世界清晰地传达了新中国捍卫主权与维护地区和平的坚定信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更是为国际关系注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在20世纪全球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中国积极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帮助许多国家摆脱了外来压迫,向世界展现了“侠之大者”的国家气度。
75年来,中国始终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各国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持续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将这一理念提升至全球合作的战略高度。该倡议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妥善解决国际争端,摒弃冷战思维,以建立真正的共同安全体系。这不仅为经历过冷战对峙的欧美国家提供了一条超越传统安全框架的新路径,也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无论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与国际维和,还是为全球冲突地区提供外交斡旋,中国始终站在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最前沿,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中国蓝盔”已成为和平与正义的象征,而中国在地区冲突中的斡旋角色也广受赞誉。作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不断推动构建国际安全新架构,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播下更多和平的种子。
全球经济的引领者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成立初期的新中国便努力打破外部封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改革开放后,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坚定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拥抱世界、学习世界也贡献世界,与世界良好互动、共同发展。
大规模“请进来”政策为中国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也让外国企业纷纷选择在中国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前来中国学习、工作及旅游,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签署一系列自贸协定,使中国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闭关锁国到如今引领自由贸易,75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转变,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影响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而当前世界却面临着发展赤字。面对这一世界性议题,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这是中国基于对全球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进行的积极回应。人心向背是最大政治,全球发展倡议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绝非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中国通过减贫事业、教育普及、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生动实践,向世界展示的发展理念。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累计使近8亿人口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中国发展经济,不仅促进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高达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领者。
全球治理的贡献者
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上。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践行者,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实施了诸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2021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作为全球人口超过14亿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挑战。然而,为了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的目标,中国不畏艰难,积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和行动,作出了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贡献。
同时,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发展治理的变革,积极参与并引领多边机制的建设。无论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深化金砖国家合作,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更加包容、公正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主张世界不应富国恒富、贫国恒贫,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增加了更多话语权,也为“全球南方”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履行了中国对于全球和谐共荣的坚定承诺。
人类文明互鉴的促进者
75年来,中国始终重视并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随着中国的发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以独特的文化视角与价值观,为世界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思考方式。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赋予了中国外交独特的气质。从孔子学院到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合作,中国始终致力于以文化为纽带为“地球村”增添和谐与活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该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极大地拓展了不同文明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为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也为创造人类共同精神财富作出了中国贡献。
75年波澜壮阔,中国人民因辉煌成就而自豪,亦始终保持谦逊与进取;75年沧桑巨变,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决心始终如一。未来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迈向光明未来注入信心和动力。
编审:唐华 张艳玲 蔡晓娟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