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5:14:02 来源: sp20250111
校园一排柿子树变成五门课【落实新中考改革,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就地取材开发跨学科课程】
校园里挂在枝头的柿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生物课、劳动课、美术课等多门课程的重要素材;初一开设的科学课中,多了小实验,动手操作机会也多了;物理课上的实验更是好玩又长知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升……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后,随即启动了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11月27日,新京报记者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课堂,观察了解中考改革后学校的新变化。
多科老师开发“柿柿如意”综合实践课
“要慢慢搅拌,你们看现在的状态已经跟之前不一样了。”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生物老师冯银平正站在讲台上,带领着初一10班的学生制作“柿子果丹皮”。讲台下,学生们两两一组正在将柿子掰开,蘸上面包糠,经过烘烤之后,就会变成美味的柿子果脯。
这是该校研发的“柿柿如意”课程,涉及美术、语文、生物、地理四大学科。记者了解到,根据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均列为了考核科目。不再有中考分数的压力,如何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学校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副校长骆玉香表示,学校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开发了综合实践课程“柿柿如意”,“学校教学楼前面有一排柿子树,每到柿子成熟的时候,常常有学生会问老师一些问题,比如柿子的种子在哪个部位?柿子不熟的时候为什么是涩的、如何去除涩味等。”
骆玉香表示,基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校汇集了劳动教育组、生物组、地理组、美术组和语文组共同研发了课程,从劳动课上介绍摘柿子的工具、美术课上绘出美丽的柿子图,到语文课上欣赏相关诗文、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学习制作“果丹皮”、“果脯”等。“让学生们全方位了解柿子的相关知识。”
初一开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将梯形玻璃砖摆放在对应位置上,打开激光笔,看绿色的激光线在玻璃砖里经过……11月27日上午,该校初二4班学生卢泓希正按照物理老师张晓慧的讲解,完成实验。
这节课上,张晓慧讲解的是“光的折射”实验。她告诉记者,这节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光的折射是如何发生的,进而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再引导学生将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记者注意到,在实验开始前和进行中,张晓慧不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选用梯形玻璃砖、如何描绘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路径、如果要清楚地画出入射光线的折射路径,需要做几次实验等。卢泓希和其他同学们一步步开始了光的折射探究。
根据新中考改革方案,物理80分的分值中,实验操作部分为10分。如何提升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张晓慧表示,“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探索。比如在初一年级,我们就在科学课中开设实验课程,激发学生做实验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初二、初三物理实验的学习夯实基础。”
老师自制教具,学校探索多元考查方式
物理教师们在设计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同时,不断进行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和学生实验器材的改造,“通过更直观的教具,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对于学生,我们也鼓励他们自制学具。”张晓慧告诉记者,粗略统计,物理组已累计自制了二三十件实验教具,其中部分还申请了国家专利。
该校物理老师段巍指着自制的焦耳定律实验器材向记者解释,“这是在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使用的器材。”物理老师李红艳展示了通过拆解电吹风机而制作的实验器材,“通过展示吹风机内部结构,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吹风机在冷风档和热风档工作时,内部电热丝工作情况的不同。”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看来,新中考改革释放出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空间以及在校的学习精力,从学校层面而言,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始终要保证学生能学足、学好,对于原有的15门国家课程,学校不断增加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学校也在秋季学期开设了六十多门校本选修课,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