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1:34:44 来源: sp20250104
1月8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16年)偏高0.14摄氏度,且6至12月全球平均温度连续突破同期历史极值。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已高出1.42摄氏度。
2023年3月,连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指赤道中部和东部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结束。5月以来,厄尔尼诺强势回归并迅速增强。此次厄尔尼诺是个“急性子”,爆发速度快,增温来得也快,对全球温度的提升幅度影响初步估计在0.12摄氏度左右。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还叠加了印度洋正偶极子现象,印度洋西部海面水温高于东部,导致一些地区的少雨化倾向更加极端。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太平洋信风减弱、东部海温增暖相关,通过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造成全球气候异常。该现象平均2到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到12个月。1900年以来,全球经历了29次厄尔尼诺事件。近60年来,厄尔尼诺的影响有增强趋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对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有进一步放大作用,并继续加剧全球变暖趋势。
厄尔尼诺的威力远不局限于气候领域。从农作物来看,小麦在厄尔尼诺事件中最为脆弱敏感,其次是大豆和玉米。在能源供应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对北大西洋和北欧冬季的影响将会加强,导致北欧冬季更加寒冷,能源额外消耗增加。厄尔尼诺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加剧登革热和疟疾等病媒传播疾病以及由食物和水传播的疾病。
2023年以来的厄尔尼诺事件已达到中等强度,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它在2023年11月进入峰值期,预计峰值期持续到2024年1月,峰值强度接近2摄氏度,属于中等强度的东部型暖事件。此后将快速衰减,可能维持到2024年春季。预计将对全球表面温度产生重要影响,连续月高温纪录仍有可能再次被打破。
当前,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一些专家分析认为,受厄尔尼诺衰减和赤道印度洋海温增暖的共同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印度南部、南美中东部和智利南部、北美西部沿岸、东非等地降水将偏多;澳大利亚、印度大部、非洲南部和巴西等地降水将偏少。
气候行动已刻不容缓。一方面,我们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亟须携手合作,以不久前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有关共识为努力方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加快实现净零排放。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15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