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文化+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1 12:33:51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山东曲阜:“文化+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文化为魂,人才为本。山东曲阜立足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创新实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建设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人才驱动”探索传统技艺现代应用、凝聚非遗产业链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促进旅游消费市场升级、打造文旅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做大做强,打造文化传承高地、人才集聚高地。

为非遗传承注入人才动能

7月18日,在曲阜市琉璃瓦厂有限公司院内,一排排形似半面竹子的黄色琉璃筒瓦整齐地码放着。手工捏作车间里,61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乡村工匠名师琉璃瓦匠王树宝正专注地制作1.8米高龙吻塑型。随着手指翻转、泥屑落下,龙形在泥坯上渐渐清晰。

曲阜坐拥76万余件文物,还有琉璃烧制、金石篆刻、孔府菜烹饪等24项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文物保护修缮,人才和技艺是关键。如何应对非遗传承人“有艺可传,无人可教”?曲阜以“文化+人才”为切口,将非遗技艺的人才培育与非遗保护传承相结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命名11所中小学校为“蓓蕾艺术工作站”,开展“剪纸特长班”“席编社团”等非遗传承普及活动,累计开展教学和志愿活动400余场,直接授课学生3000余人。

目前,曲阜已培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6人,培育形成了一支超300人的非遗传承人才队伍,以人才引育助力非遗传承,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文化产业培育“圣城工匠”

日前,曲阜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鲁班杯”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涉及木作、瓦作、石作、彩画作等现场制作及成果路演、技能展示、专题研讨等环节,吸引全市15家企业的80余名古建从业人员参赛,展现着“圣城工匠”的风采。

“作为工圣鲁班的诞生地和工匠精神的发源地,曲阜聚焦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圣城工匠’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竞’提升技能,以‘赛’选拔人才,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中提升技能水平,为文化传承和文旅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曲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唐爱军说。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文旅产业技能人才队伍,曲阜持续强化文旅产业承载力和支撑力,积极承办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等重量级技能大赛。鼓励人才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选拔赛,连续多年举办各种竞赛,建立赛、展、演、会“四位一体”技能竞赛办赛模式,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全国技术能手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6人,累计参赛参训技能职工2万余人次。

近年来,曲阜统筹推进文旅经营管理人才、服务技能人才、文化导游人才、非遗传承人才等文旅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旅游+”思维、文化创意理念、“互联网+”技术、新型营销意识等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育了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和担当意识的复合型文旅人才队伍。

为“文旅强市”安上“最强大脑”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曲阜蓼河周边灯光璀璨、人流如织。全国首个纪实情景行进式文化夜游项目——“久仰曲阜 夜游蓼河”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以“千年礼乐·舟游东鲁”为主线,通过光影科技赋能数字夜游,讲述了圣城哺育圣人、圣人成就圣城的故事。

“现在游客需求已由观光转向体验,我们用沉浸+实景演出还原历史情境,让游客以行进式的形式获得真实沉浸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周凯全程参与该项目的筹备和运行。

“我们创新打造了曲阜文化旅游‘智库共同体’,聘请了旅游规划开发、旅游地理学、区域经济等熟悉产业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的高层次人才。”曲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卫国介绍,高层次人才成为曲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脑”。

近年来,曲阜结合本土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全面分析、收集文化人才发展形势特点,联合申报入选文旅领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齐鲁文化之星12人,“走出去”聘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文旅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专家20人,开展技能指导交流活动、文化管理员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本土文旅人才9200余人次。

“在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曲阜正加速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名市转变,加强科学技术赋能,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持续释放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文旅人才特色承载区。”曲阜市委书记李丽说。

(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冯帆 通讯员 张艳 魏锋 张康乐)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