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1:01:18 来源: sp20241206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
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激荡人心,引发强烈共鸣。
一座古城的修复,彰显“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胸怀
希瓦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的世界文化遗产,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2022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为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准备了一份特殊国礼——中乌合作修复的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微缩模型。
从2013年启动项目,到2019年底竣工验收,中乌合作开展的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秉持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最大限度保留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修复效果得到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向东是修复项目团队的一员。在他看来,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谊之路,中乌合作开展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维护中心主任尤素夫拜·霍吉耶夫亲身经历了文化遗产修复全过程。他对记者说,古城已修复,期待更多中国朋友来到希瓦,“了解我们共同的过去,开启美好的明天”。
漫步希瓦古城,孩子骑自行车嬉戏追逐,老人在阳光下怡然自得……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希瓦古城的修复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生动写照,彰显了中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回首2023年中国外交,一个个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故事精彩纷呈,令世界赞叹。
今年4月,岭南园林,绿意盎然。在广州松园,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循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两位元首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马克龙表示,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
今年5月,芙蓉湖畔,礼乐交融。古都西安盛情迎接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习近平主席说:“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中亚五国元首表示,中亚国家同中国拥有千年友好和深厚情谊,始终是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是中国西出阳关最真挚的故人。
有面对面交往的热度,也有书信外交的温度。一封封真挚复信从北京发出,送到匈牙利青少年、希腊学者、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中亚留学生、孟加拉国儿童、比利时友好人士、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等手中。“中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传统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回忆一幕幕交往故事,寄语新一代友谊使者,阐述文明交流互鉴之道。
一个中心的建立,为破解共同挑战提供启迪与借鉴
爱琴海畔,阳光和煦,希腊最古老的大学——雅典大学处处生机盎然。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此成立。“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相信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一定能在这方面大有作为。”成立仪式上,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令中希两国学者备感振奋。
这封珍贵的复信,如今就保存在雅典大学哲学与科学史系教授斯泰利奥斯·维尔维达基斯的办公室内。谈及收到复信的心情,维尔维达基斯言语间满是自豪:“习近平主席充满肯定和鼓励的话语,令所有人惊喜不已。”
自成立以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相继举行了首届中希文明高峰对话和各类讲座、访学活动等。9月,中国西南大学与希腊佩特雷大学共同开设的“中国—希腊文明比较”联合学术型硕士项目正式开班。维尔维达基斯表示:“很多中国学生对希腊哲学抱有浓厚兴趣,同样也有很多希腊学生正在学习中文,说明两国文化交流基础深厚。我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这份兴趣,让希中民心相通的基础不断扩大。”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王勇表示,中心将从哲学研究着手,开展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比较研究,挖掘文明古国智慧,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维尔维达基斯深有感触地说,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可以视作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我相信,不同文明能够互鉴,携手从历史的智慧中寻找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启迪与借鉴”。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球文明倡议以整体思维、系统观念观照人类前途命运,肯定各国文明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引发强烈共鸣。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应当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以平等和欣赏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加强不同国家人民间对话,这是不同文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阿里·希夫尼表示。
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认为,文明是多样的,但不同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是共通的。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推动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发出了加强团结合作的强音。
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说,希腊与中国同为古老的文明国度,双方通过开展对话搭建沟通桥梁,树立了文明互鉴的典范和新型国际关系的范本,成为共同捍卫世界和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一面大锣的回响,为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再续新篇
收藏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的一面大锣,见证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这面在山东定制、直径1.1米的“锣王”,是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1973年送给费城交响乐团的礼物。当时,费城交响乐团正开启中美文化交流“破冰之旅”。此后,无论演出还是排练,大锣都与乐团同行。如今,每当敲击那面大锣,费城交响乐团的乐手们都会想到中国。
今年73岁的小提琴演奏家戴维·布斯,50年前参与了费城交响乐团的首次访华之旅。此后50年,作为“文化使者”,他13次访华。11月10日晚,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的“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上,满头银发的布斯坐在第二小提琴席位。演出前,布斯见到了50年前结识的老朋友、中国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朱信人,二人紧紧拥抱,感慨万千。布斯说:“当年的访问犹如种下一颗友谊的种子,而后生根发芽,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寄望世界各国艺术家以“艺”为媒,增进各国人民友好。
“音乐拥有超越语言、表达思想的力量。无论演奏什么音乐、不管使用什么乐器,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代表不同的文化,只要在舞台上相遇,就能产生共通的情感。”马思艺说,“我们要用这种力量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为促进民间交往搭建桥梁。”
11月15日晚,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演讲,60多次提到“人民”这个词。“两国虽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但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劳务实”“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人民友谊之树已经长大,一定能经风历雨”……习近平主席真挚的语言、讲述的生动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的心,也道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主体是人民,人文交流始终是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
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深刻理解文明对于自身发展的深远影响,从历史传承和长远眼光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道。
今日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今日之中国,中华文明闪耀着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习近平主席的话传递信心与力量。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方能令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令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永续发展。
(本报记者王佳可、庄雪雅、王迪、谢亚宏、李志伟、周卓斌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