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方案明确,蓄势再发力

发布时间:2024-12-01 01:28:50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社 北京8月20日电 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方案明确,蓄势再发力

  作者 陈昊星

  8月19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明确六大重点任务,包括规范市场环境、加强法治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支持雄安新区优化营商环境。

  专家称,这些措施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蓄势再发力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过去十年,京津冀在产业、交通、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变化。2014年京津冀三地的GDP总量近6.6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0.4万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重要举措。《行动方案》不仅推动京津冀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还将助力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化,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切实落地,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与竞争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表示,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战略通道协同、人才和技术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区域整体实力也得到了提升。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随着《行动方案》的逐步实施,京津冀地区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吴小雁撰文指出,《行动方案》是京津冀加快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的进出口总值创下了历史新高,国际经贸合作动能持续增强。北京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进出口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4.6%。

  此外,随着国际经贸合作势头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驱动力。万喆表示,为应对这一挑战,京津冀地区需加快推进产业协同,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领域。这些举措将为区域提升竞争力和应对全球科技变革奠定坚实基础。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航空航天、汽车产业相关产品出口,合计占京津冀地区同期出口总值的18.6%,合计上拉京津冀地区出口整体增速5.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力军”。

  携手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张燕生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实现营商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他表示,营商环境提升可分三步推进:第一步是便利化改革,如简化行政审批、推行“最多跑一次”政策;第二步是补齐短板,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跨境贸易交易成本高、企业退出困难等问题;第三步是与国际高标准规则接轨,推动营商环境与全球高标准的规则相通相融。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在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指出,过去北京、天津、河北各自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如今已转变为京津冀地区携手共建一流营商环境。这一进程对于构建更强大的“首都圈”具有深远意义,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政策细则落地仍需完善

  随着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各方也期待在消除市场壁垒、统一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人才流动、引进外资等方面,能制定出台进一步的细则和对接措施。

  此外,尽管京津冀整体经济实力增强,但在区域内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万喆认为,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示范区,未来还需加大政策支持和优质产业引入力度,以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北京和通州副中心作为区域发展的双核动力,必须进一步强化其在创新、服务和产业布局中的引导功能,助力河北省的经济全面提升。通过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等短板,京津冀地区将实现更加协调和高效的发展。(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