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遗产中的“村超村晚”

发布时间:2025-01-05 01:01:38 来源: sp20250105

  贵州“村超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将“村超村晚”与少数民族特色节庆相结合,在呈现“村超”贺岁赛事的基础上,围绕传统特色村落展示、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四大要素,开展系列活动。   图为村民组成的表演队身着民族服饰进入活动现场。

  足球运动在贵州省榕江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图为“村超村晚”活动中的榕江青少年足球表演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产品开发,使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让乡村文化遗产更好地留存下来、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人杨成兰(左三)与织娘一起展示手作侗布。   受访者供图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朱玉芳摄

  乡村遗产是传承与创新相互促进的社会成果。近年来,人们不仅关注历史村落与文化景观、文物与乡土建筑、文献与民俗技艺,更将目光投向乡村博物馆、乡村公园、当地特色传统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等。

  新的节日受青睐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年有390余个民族节日,其中万人以上的节日有120多个。2024年龙年到来之际,这里又增添了一个新节日:“村超村晚”。

  今年2月3日,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村超村晚”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行,以此拉开了喜迎新年的序幕。

  “村超”是指由当地群众自创举办的“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2023年初,文化和旅游部下发文件,鼓励各地开展“四季村晚”活动。

  2023年,榕江以“村超”名气大增。“村超村晚”也入选了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村超村晚”的重头戏,是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职工联队与贵州省村超联队之间进行的2024龙年“村超”足球贺岁战;随后,“舞醉龙”、侗族大歌以及苗族锦鸡舞、摆王木鼓舞等节目一起在“村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激烈的体育赛事与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展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日的气氛一直到深夜还未消散。人们看完比赛,观摩了表演,又涌到了街上。赛场周边设置了年货大集,挤满了货摊和游客,人声喧嚷,到了晚上则愈发热闹,沿街饭店挑起大帐,各式风味食摊同样“烟火气”爆棚……榕江这座小城,常住人口不到40万,而“村超村晚”当天,至少有3万人来到现场观看。

  搭建新的交流平台

  来到榕江就可以发现,人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节日场面。据榕江县“村超”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举办“村超”系列赛事以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733万人次,仅夏季就接待519余万人次;网上点击浏览量更是达到惊人的580亿次。2024年新赛季,“村超”的参赛村队覆盖了榕江全县所有乡镇街道,从举办初期的20支迅速增加到62支,总人数超过1800人。从春节前到年后的元宵节,几乎每天都有比赛,再搭配特有的芦笙会、山歌赛等节庆活动,榕江的龙年年味既“浓”又“新”。

  进入2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进一步激发了榕江人的文化激情。榕江县文化馆馆长李莎是“村超村晚”的执行导演,也是“村超村晚”舞台上的演员。“全场2300多名村晚演员来自榕江各个乡镇、各行各业。”她说,“这是村里的晚会,不仅展示民族文化,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李莎还透露,“村超村晚”组委会正在谋划,在龙年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化节目走进“村超”。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誉为“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榕江县民族节日众多,民俗活动丰富多元,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29个中国传统村落,每年的民族民间节日多达25个。

  榕江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创新融合到了“村超”中。在球队入场和比赛间隙,侗族大歌、芦笙、摆王木鼓舞、多耶舞和少儿体操轮番上阵,加油助威。表演者来自不同村寨,身着多彩华丽的民族盛装组成啦啦队环球场穿行,成为球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当侗族大歌回荡在球场上空时,现场的人们都被那传唱千年的歌声感动到了。

  侗寨增添新活力

  “村超”的吸引力,已辐射到球场之外。

  从榕江县城出发,在山间向东北方行进25公里,就可以抵达栽麻镇的大利侗寨。2006年12月,大利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时,它也是“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一路盘桓上山。绕过高大茂盛的古树林,这座典型的侗族村落逐渐出现在眼前。冬雨刚刚来过,树枝上垂挂着冰霜;溪水穿寨,夹映着两岸的风雨桥、鼓楼和吊脚楼。村民们围坐在鼓楼的篝火边,身着盛装,唱起侗歌。

  春节前夕,寨中各处已经贴上春联,挂好了红灯笼;风雨桥上,侗族姑娘编织着花带,各式民族手工织物围绕在身边。穿过风雨桥,沿石板路来到寨子高处,这里是侗家标志性建筑九重密檐式六角攒尖顶鼓楼。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也是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逢侗族新年等节日,全寨人都要相聚在这里,至今习俗仍存。

  侗寨大多隐于深山幽谷间。“大利”之名来源于古老的侗族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利侗”,自明初建寨,大利侗寨的历史已延续600余年。

  2024年春节期间,这个原本偏远的民族山寨也迎来了客流高峰,许多游客其实就是球友。“村超”和“村超村晚”也期望为分布在周边的历史村落、村寨中的“非遗”引入新活力。为此,榕江推出“超好游”路线,制作和发布各类打卡旅游攻略,在“村超”举办期间,还有340.62万人次的游客被“带动”“引流”到周边县市。

  年轻人回乡创业

  距离大利侗寨不远就是丰登侗寨。为庆祝龙年春节,侗寨村民唱大歌、唱侗戏,打糍粑、做豆腐;长辈们还会拿出平日里一遍遍染晒好的侗布,给家里的小孩做过年穿的新侗衣。进入丰登,到处可以看到“倚山人”的品样标识,这里的山水田园间坐落着“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主理人杨成兰是从这个村寨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我从小上山采植物染布,听着家家户户的织布机声音,穿着自家人用双手制作的衣服长大。‘倚山人’即倚山而居的人,想表达的是侗族人与大自然一直和谐共处、相互依存。”杨成兰说。

  2016年,杨成兰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做侗布。刚起步时,工作室只有20平方米大小。她挨家挨户找织娘,坚持手作侗族土布。现在,她的合作伙伴有300多人,遍布周边十几个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天才妈妈”项目也在此落户,通过带动精通侗族织染手工艺的妇女就地就业,不必再外出打工,从而减少了留守儿童现象。

  创业8年,杨成兰在乡间地头建起了集染坊、手作房、织布间、体验空间、文创展厅一体的工作室;不仅做植物染、手工织布、文创产品,还发展起了非遗研学、侗寨民宿。产品也远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2022年,“倚山人”被列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传习中心,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我们结合现代审美,讲究创新和实用性,希望做出能让更多人使用和喜爱的非遗产品。”杨成兰说。

  侗布技艺多以口口相传实现传承。侗布的制作工序繁多,包括纺纱、织布、染布等,每道工序都极费时间与精力。在当代,侗布制作工艺同样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这么多年来,总担心这个手艺失传。”杨成兰描述工作室背后的故事,“我们不断去吸引、培养年轻人,希望他们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

  “与刚创业那几年比,现在工作室的年轻人多一些了。”杨成兰说,“这一年来,‘村超’火爆出圈,也让我们这里的客人多了起来,更多人前来关注和了解这里的非遗。我盼望这样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回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努力去做,也希望我们的侗族土布走向世界各地。”

  关注新的文化现象

  “‘村超’让更多人知道榕江,也让榕江的民族特色、非遗文化更加出名。”榕江县月亮故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文创负责人罗芸说。在榕江县“青于蓝蓝染艺术中心”和“月亮故乡文创中心”,特色蓝染总能吸引前来看球的游客。在“村超”赛场周边的非遗展销区,许多产品也出自这里。

  2018年,位于榕江县城古州老街的两湖会馆,成为“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创中心”,展示服装、家具、首饰、文具等民族艺术系列文创产品。2023年夏季开始,公司推出了“村超”系列的T恤、足球抱枕、车载香囊、丝巾、胸针、首饰、包袋、装饰画等一系列蓝染、蜡染产品,仅2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

  “那时我们要马不停蹄地加班生产。”罗芸介绍。平时车间里只有十几个绣娘,而在“村超”最火的时候,每天都需要40多个绣娘,最高峰时竟有95个绣娘同时在车间忙碌。

  这些心灵手巧的绣娘大多来自榕江县周边各个村寨。设计师刘洋是“月亮故乡”的创始人。从2018年起,刘洋发起了公益项目“让母亲回家——手艺点亮回家之路”,公司把车间也搬到了当地扶贫搬迁小区,便于绣娘就近工作,有些活计还可以带回家里做,从而带动村寨妇女就业。“忙碌的时候,绣娘每月的计件报酬能到三四千元。”罗芸说。

  “村超”也为两湖会馆引来了新客流量。这里是“月亮故乡”蓝染研学主题线路的地点之一。“村超村晚”举办的当天,在会馆举办了春节前最后一期研学营的开营仪式和蓝染体验课。

  罗芸明显感到,在“村超”和新媒体传播的带动下,返乡的年轻人变多了。新招募的许多研学非遗讲师,都是返乡的年轻人;“村超”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蓝染文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机会”。

  “村超”“村晚”为乡村遗产带来的衍生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各地新出现的文创产品、文化品牌,为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和非遗保护创造了更多的“接力”机会,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进入可持续良性发展轨道的大大小小“村超”“村晚”,不仅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更可能逐步进入乡村遗产的大家庭,成为其中的活态构成。

  

  链 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

  黔东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

  黔东南历史遗存厚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拥有415个中国传统村落、126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摘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网站)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