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会“强磁场” 赋能嘉兴桐乡产业跨级跃迁

发布时间:2025-01-04 13:57:43 来源: sp20250104

  央广网嘉兴11月6日消息(记者 尚天宇)从人工检查到5G识别,从人工组装到智能AGV,在新凤鸣、在云匠研究院、在乌镇实验室……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红利正在赋能嘉兴桐乡产业飞速发展。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之际,央广网记者走进嘉兴桐乡,切身感受世界互联网大会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机器换人,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

  走进嘉兴市桐乡市的新凤鸣5G工厂,智能化的车间流水线映入眼帘,从聚酯、纺丝,到卷绕、包装,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已经替换了大部分人工。

利用中国移动5G技术的飘丝质检机器人正在巡检纺丝(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记者看到,在车间的纺丝工段上,有着一双“大眼睛”的5G机器人正在使用激光来回扫描纺丝。

  “整个车间只有十几名员工,一个人可以看好几台设备,原先这些纺丝都是靠人工来一根一根检查的,现在有了5G机器人,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都提高了很多倍,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新凤鸣中欣公司长丝车间主任蔡凯杰说,“机器人上面有一个智能摄像头,通过中国移动5G技术,能够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出现飘丝,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刻发出警报。”

  据了解,该5G机器人正是由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联手新凤鸣集团研发的5G飘丝质检系统,通过移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8K工业相机等技术,针对几百根微米级细丝以每分钟4000米的下丝速度生产化纤长丝饼环节,通过顶部携带的8K高清摄像头对长丝缠绕情况进行拍照,利用5G网络立即回传至云端并开展AI算法分析,在0.2秒之内判断是否有“飘丝、飘杂”现象,并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

  蔡凯杰介绍,5G机器人解决了困扰化纤行业十几年的世界级难题——飘丝飘杂难题,现在企业产品次品率下降了60%,每年直接减少损失约2000万元。

双环传动桐乡工厂“未来一号”车间智能机械臂正在作业(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工业迭代,产业升级。在双环传动桐乡工厂“未来一号”车间里,智能机械臂正在自动识别抓取零件,通过头部的灯光识别,型号不同、大小不一的齿轮产品被准确地安装到预设位置。

  “目前工厂内一共有170多台机械臂,全天24小时运转,未来还将增加8台智能AGV无人搬运车,除了传料、拉料环节外,将真正实现智能全覆盖。”双环传动桐乡工厂综合管理部部长李小波表示,从2018年开始布局未来工厂至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提升很高,目前,工厂月平均产值已达1.2亿元。

  在车间内的MES大屏上,正在实时显示工厂的工作进度、故障情况、生产电耗等数据。“通过这个大屏,我们还能追踪每个产品的批次、责任人、检验员等,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李小波说。

  在桐乡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双创中心,云匠研究院正用数字化手段化解建筑行业的痛点。

云匠智慧工地可视化平台(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以前我们在建筑工地,是靠人的眼睛去看,嘴巴去吼,现在我们架设了智能监控设备,配备了公司研发的AI算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各类安全隐患,传输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及时进行纠正。”该公司BIM事业部总监徐文超说。

  盛景智能着眼打造全链路、全工艺和全要素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无人上下料、自动分拣等,正在布局从当前生产制造的单点智能走向未来工厂的全局智能。

搭载智能传感器的锂电池极片缺陷检测设备(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目前,盛景智能已面向智能制造和车载智能化两个方向,发布包含5G工业3D相机、车载AIBox、智能传感采集单元等多个智能硬件,同时面向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视觉质检、工程机械智能作业、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多种综合解决方案。

  “打造平台,集聚人才,推动研究成果落地孵化”

  来到“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眼前的“服务器”外仿佛有一个巨大的立方体玻璃罩,在超算中心内狭长的走道上,数不清的服务器设备灯正在两侧不规律的闪烁。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浸没式相变式液冷技术(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这个是采用国际领先的浸没式相变式液冷技术的设备。”相关负责人打开超算中心的一角,向记者介绍。靠近了听,还能听到设备内的液体流动声。

  据了解,“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一期建设180P算力,按照当前技术路线,满足大于250P算力标准建设供配电、制冷、机房等配套基础设施,为后续升级扩容预留空间。

  未来,该中心还将服务于国家级的大科学、大系统和大工程类应用,并为浙江、全国各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作用。

  如何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定位于“三智一网”产业和数字经济企业,打造聚集平台,与“乌镇之光”超算中心隔路相望的“直通乌镇”产业园,正在努力布局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业、赛事活动生态。这里,将成为国内外数字经济项目、技术、人才和资本搭建合作的重要平台。

  从数字化到产业化,离不开的是对项目的招引和对人才的集聚。

乌镇实验室研究人员向记者介绍陶瓷材料(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得益于桐乡对于新材料产业的重视,我们正在将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应用于产业化,并进行了落地孵化。桐乡具有一批高端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池和平台,这是桐乡最大的优势。”乌镇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致力于助推桐乡产业升级,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和生产,同时帮助腰部以上企业自主研发,完成对于产业链“卡脖子”技术的迭代升级。

  自 2021年3月19日成立以来,乌镇实验室先后获得14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支持,累计争取项目资金总额近2亿元,连续两年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金奖。

乌镇实验室展示的晶圆测试中的探针卡(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目前,该实验室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3名、PI团队项目6个,科研人员占比79.2%,硕博以上学历占比 66.3%,助力1个顶尖人才领衔项目、4个国家级高端人才项目、30余个产业化项目落地桐乡。

  从一根纺线,到一条代码;从一台机床,到一颗芯片;从一间车间,到一个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十年之变,正在悄然改变乌镇,赋能桐乡,蝶变嘉兴,在这个平台的“强力磁场”的作用下,产业变革正在跨级跃迁。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