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2:00:43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社 辽宁丹东6月18日电 题:大鹿岛变迁记——看海岛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作者 李紫薇
在鸭绿江入海口处,矗立着中国海岸线北端最大的一个海岛——大鹿岛,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0多人,主要产业为水产养殖、旅游业和水产捕捞。
6月17日,记者随“2024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媒体团来到大鹿岛,近距离探秘岛屿的发展之路。
6月18日,4A级景区大鹿岛。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水产养殖蓬勃发展
养殖是很多海岛的支柱性产业,但要做好,并不容易。大鹿岛也曾经历过艰难探索的日子。
2009年,大鹿岛建造海参养殖基地,直至2020年,海参养殖基地始终给大鹿岛村集体带来可观收入。但由于养殖方法的不科学,使大鹿岛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孤山镇大鹿岛村党委书记张宗义回忆道:“所以在2020年,我们决定拆除基地,拆除以后,大鹿岛的流水逐渐发生变化,滩涂得到恢复,以往没有的物种也开始相继出现,多年不见的鱼种的繁衍也变多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但拆除海参养殖基地使村集体收入减少将近200万元(人民币,下同),如何能够将海“养好”又“吃好”成为大鹿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鹿岛的泥沙充沛,同时位于鸭绿江口和丹阳河口两大淡水口交汇处,十分有利于杂色蛤和黄蚬子的生长。”张宗义说,“自2013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攻克杂色蛤苗养殖的相关问题,直至目前,大鹿岛养殖杂色蛤的亩数达到近400亩,占本岛养殖产业的90%以上。全年水产品产量可达2万吨左右,年产值近亿元。”
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大鹿岛青山碧透、海水湛蓝,全海底无礁石,是中国北部海角最大的天然沙滩海滨浴场。依傍天然独特的海洋资源,旅游业近年来也逐步成为兴岛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大鹿岛村旅游市场规范有序、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岛上统一管理旅游业经营,变民房为客房,对200多家民宿统一定价,卫生院、星级酒店、各民俗餐厅等均配备齐全。”张宗义说。
6月17日,大鹿岛村居民区的俯视图。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除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外,大鹿岛人文景观也积淀厚重。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就在距大鹿岛不远处的海域爆发,致远舰就沉没在岛前海域。因此,大鹿岛上建造了与爱国名将邓世昌等相关纪念场所。
“今年是甲午海战爆发130周年,我们在邓世昌墓地前,新绘壁画、修建甲午海战历史文化长廊等,也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张宗义表示。
据了解,2023年,大鹿岛游客约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
绿色环保深入人心
水产捕捞是大鹿岛的另外一个支柱性产业,“捕捞业收入占据我们岛总体收入的30%,”张宗义介绍,“并且我们对于防范过度捕捞也做出了相应对策”。
例如,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港口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掌握100余艘在岛渔船休渔情况,形成“港口有人看、渔船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的闭环管控格局。
此外,大鹿岛还主动注销湿地范围内海域使用权证书,实施退养还湿3万余亩。
6月17日,大鹿岛水清滩净。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近两年,通过对大鹿岛的环保治理以及对岛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岛民也已自发开始对海洋的保护行动,“渔民出海捕捞时,对于在海上的漂浮物和杂物等,都自行去收捡,并且到指定的垃圾回收站存放”,张宗义举例说。
近年来,大鹿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岛高质量建设。(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