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9:28:48 来源: sp20241205
【编者按】
一年又一年,过春节的方式也正一变再变。从何时起,“回你家过年还是回我家过年”的家庭难题有了新解法;从何时起,春节期间的社交关系被悄然重构……一年又一年,不变的春节不断见证新现象、催生新职业、带来新感受。中国新闻网推出“春节新式图鉴”策划,记录年俗里的变迁,定格变化里的中国。
中新网 北京2月11日电(张钰惠)过年回谁家过?这是一个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夫妻二人的一个问题,甚至在“大过年的”,成为引发夫妻争执的导火索。 中新网 采访发现,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干脆不做选择,决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除了“夫妻分居式”过年,这届年轻人,还想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过年方式。
图/ICphoto“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从2019年至今,这即将是小萨和丈夫“各回各家”过年的第五年。小萨表示,她尊重选择各种方式探亲的家庭,但她的立场是更想回自己家,不能因为维持夫妻感情而丢掉自己的立场。
“对于夫妻关系,沟通是放在第一位的。这就好比,很多家庭可能会选择一直回男方家过年,当有一天你说要各回各家,男方就会很纳闷——‘我怎么你了,你就要回你家?’”因此,小萨刚结婚时就与丈夫商议此事,把想法摆在明面上,过程很顺利。
小萨告诉 中新网 ,她认为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夫妻能够各回各家过年最关键的一点。起初,她认为父母接受这种新观念的速度要慢于年轻人,害怕父母会不开心,怕他们认为两人的婚姻不幸福,后来得到双方父母赞同时,她甚至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
结婚15年了,何静一直都是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过年。她在广州定居,平时父母帮忙带孩子,因为老家陕西冬天比较冷,再加上孩子太小,所以父母和孩子就留在南方和她一起过年。而公婆喜欢在老家过年,丈夫则回老家陪伴公婆。
“我们都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两边老人都能顾及到。”何静谈到,对此,丈夫比较好说话,公婆也很开明。
有一儿一女的刘格也表示,已经很多年都是在自己父母家过年,身边有一些亲戚朋友也是如此。因为与公婆饮食习惯不同,并且过年时家中有琐事需要她处理,刘格选择与丈夫各回各家过年。
“我家的事情我处理,他家的事情他来处理,我们俩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面对说服各自父母这件事,刘格如此说。
回娘家,一定要等到正月初二吗?
“年三十在婆家,初二回娘家”,是一些地方的传统做法。
今年是晶晶结婚的第二年,按照当地习俗,结婚第一年要去男方家过年,度过了一个不习惯且想家的春节后,她和丈夫提出今年过年各回各家。然而,每当她带着孩子和公婆打视频电话时,他们都表示很想孩子,让孩子回去过年,并表示一家三口不能分开过年。
“我能理解老人想孩子的感受,但我很少有时间回家陪父母,回家四个小时的车程也不是说走就走的,所以很难让双方都满意。”晶晶无奈道。
她还谈到,父母内心是希望女儿过年在家陪伴他们的,但还是问要不要送她回去,怕公婆不乐意,还说一家三口分开不太好。
小萨也提到,她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对她和丈夫的过年方式表示质疑,有的摆出了当地的习俗规矩,劝说她不能回娘家过年,例如“初二之前不能回娘家”“在娘家过年不吉利”“过年一家三口不能分开”等。
“我不仅仅是听过这些话,而是有人直接面对面和我聊,就好像我回娘家过年,天就会塌下来一样。但我觉得,不能被传统的观念束缚住,对于这些观点,我选择‘自动屏蔽’,毕竟我回家,最开心的是我爸妈。”小萨说。
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偶尔,也会有亲戚和朋友给我讲过来人的‘大道理’,但没关系呀,我左耳进右耳出,管别人怎么想呢,我俩开心就好了。”
这届年轻人,开始花式过年
除了各回各家,这届年轻人还想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过年方式。
小萨观察了身边一些亲戚朋友的做法,有的采取“轮班制”,即去男方家过一年,再去女方家过一年,还有的组织双方父母一起旅游。
她还曾与丈夫探讨,有了孩子之后该如何过年,最终两人达成一致:孩子满三岁之前,两人都不回家,留下来照顾孩子,或者把双方父母接过来一起过年;三岁之后,则还是各回各家,至于孩子想去哪边,把选择权交给他,让他自己来拿主意。
刘格同样认为,孩子不是束缚自己选择过年方式的因素。她认为,过年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比如,如果双方父母离得近,就中午去娘家吃饭,晚上去婆家吃,或者把双方父母接过来,再比如,年前一起陪父母们吃团圆饭,过年时则出去旅游。
“我们现在有条件将两边的老人接过来一起过年了,这其实是我们一直比较想要要的方式。”何静说。(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