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北溪”爆炸调查背后的“三国杀”

发布时间:2024-12-06 01:26:57 来源: sp20241206

  这张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发(瑞典海岸警卫队供图)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2月28日电 瑞典、丹麦本月相继宣布结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调查,迄今未公开指认任何嫌疑方,爆炸原因愈发令人生疑。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爆炸发生在俄乌冲突升级、欧洲试图减小对俄能源依赖之时。事发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均拒绝俄罗斯参与。如今,丹麦、瑞典为何接连撂挑子不查了?调查持续一年多,发现了什么?究竟谁炸的“北溪”,谜团为何难破?新华社记者为您解局——

  查出了啥?不明说

  “北溪”天然气管道为俄罗斯与德国、荷兰和法国公司合作项目,其中俄方持股占多数。“北溪-1”于2012年开通,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直通德国,向欧洲输气。“北溪-2”与“北溪-1”大致平行,2021年完工后,因美国方面阻挠而迟迟无法投入运营。

  2022年9月底,“北溪”管道发生爆炸,4条管线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处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

  爆炸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调查进展缓慢。如今,三个国家竟然有两个不查了,“吐出”的调查结论“干货”寥寥。

  这张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8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北溪-1”天然气管道仍在泄漏大量气体。新华社发(瑞典海岸警卫队供图)

  丹麦26日宣布结束调查。按照警方说法,调查工作“既复杂又全面”,爆炸系“蓄意破坏”,但“证据不足以在丹麦提起刑事诉讼”,无法进一步置评。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认为,丹麦的决定“近乎荒谬”,“一方面,他们承认管道爆炸系蓄意破坏,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再继续调查”。 

  瑞典检方本月初以“瑞典无管辖权”为由宣布结束调查,称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确认瑞典公民是否以某种方式参与爆炸事件。去年4月,瑞典检方指出,制造爆炸的最有可能是“一个由国家发起的团伙”。

  瑞典检方已将可用作证据的材料移交德国。 

  谁有嫌疑?不敢说

  俄罗斯方面说,瑞典方面结束调查是害怕揭开事实真相,而丹麦是担心会查到“最密切的盟友”身上。

  这是2022年9月14日在德国卢布明拍摄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相关设施。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关于爆炸事件幕后黑手有过多种说法。

  西方在事发后指责俄罗斯通过破坏管道威胁欧洲。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俄方如果要切断天然气供应,只需关闭阀门,无需炸毁自己投钱建设的管道。西方的说法不合情理,逐渐失去市场。

  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去年2月爆料是美国联合挪威对“北溪”管道实施爆破,还披露不少细节。赫什说,美方破坏管道是为了防止德国使用这条“能源动脉”,以确保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跟着北约走。美国既有能力又有动机实施破坏,这一说法获得不少舆论认同。

  不久后,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等媒体抛出第三种说法,称爆炸事件可能由一个乌克兰团体制造,且乌政府不一定知晓。俄方随即指责这一说法是要包庇真凶。

  目前,俄、美、乌三国均否认破坏“北溪”管道。

  对展开调查的欧洲国家而言,调查似乎成了一块烫手山芋。如果咬定俄罗斯是幕后黑手,很难让国际社会信服,如果把矛头指向美国或欧美大力支持的乌克兰,又将陷入尴尬。结束调查或许是最“合适”的结果。

  指望德国?不好说

  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卡尔森本月早些时候专访俄罗斯总统普京。卡尔森问普京:“谁爆破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普京笑答:“当然是你们。”

  普京说,全世界都清楚“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了什么,连美国一些分析人士都直接这么说。在他看来,要查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必须找出既有动机、也有能力这么做的人。

  普京还说,“北溪-2”虽然受损,其中一条管线依然完好,可以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俄方已经准备就绪,德国却未同意开通。按照普京说法,“现今德国领导人不从本国利益出发,而是遵循西方集体利益”,令他感到惊讶。

  德国检方发言人伊内斯·彼得松27日告诉俄罗斯新闻社:“只能告诉你们,我们的调查仍在继续。”

  皇家丹麦国防学院研究员肯内特·厄伦施莱格·布尔说,瑞典称调查因“无管辖权”而无法盘问相关人员最终作罢,丹麦意思一样,“只是措辞略有不同”。他认为,德国也得不出其他结论,“可能就是多掀开一点点盖子,不会太多”。(记者:付一鸣、和苗、刘江、胡若愚、郭倩;编辑:陈丹、徐晓蕾、刁泽、王丰丰)

(责编:贾文婷、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