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4:59:06 来源: sp20241231
“中非科技小院”留学生库瓦莉(右二)在马拉维乡村和农民们一起讨论中国“大豆—玉米间作技术”(2月5日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题:马拉维留学生库瓦莉:在中国田间地头寻找非洲粮食增产的奥秘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丁静
8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试验田里,玉米已经抽穗,长势喜人。来自马拉维的35岁留学生弗朗西娜·莱拉托·库瓦莉正和同学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玉米种植技术。
她刚从马拉维返回学校。过去一年,她和同学在马拉维利用在中国农大学到的农业技术,帮助当地30个农民在30多亩地种植玉米,并取得丰收:一亩地产出约1200斤玉米,而当地亩产仅三四百斤。
“我们教农民如何耕种,大家都非常投入,中国的农业种植技术非常受欢迎,因为农民的收成竟然提高了三四倍!”库瓦莉兴奋地说。
粮食短缺,是非洲国家多年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统计,2023年,非洲每5人中就有1人面临“吃饭难”问题。玉米是非洲国家民众的主要口粮,但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品种和技术落后等多种因素,产量有限。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试验田里,“中非科技小院”留学生库瓦莉(左)和同学查看玉米抽穗情况(8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库瓦莉是马拉维农业部的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员。为帮助农民实现玉米等作物增收,2022年,她来到中国农大学习,寻找粮食增产的奥秘,成为“中非科技小院”项目的一名硕士生。
“农业是马拉维的经济支柱,但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粮食收成非常低,农民买不起昂贵的农机、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中国在农业方面发展得非常好,所以我想了解中国是如何做的,怎样能帮助农民提高技能水平,实现粮食增收。”她说。
“中非科技小院”是2019年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组织机构支持下启动的中非农业教育项目,由中国农大负责在中非两地实施。该项目面向非洲招收农业专业硕士来华留学生,旨在通过农业实践与技术交流,用中国的农业经验帮助非洲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助力非洲农业发展。
“中非科技小院”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焦小强说,这一项目最初是考虑到非洲与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相似性。“我们希望为非洲培养更多现代化的农业人才,为非洲农业的绿色转型和粮食安全问题探索一条新路。”
为此,中国农大提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中国学习理论课程和培养农业实践技能;第二年回到非洲进行实践研究和推广中国适用的科技方法,解决非洲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第三年再回到中国,完成研究和论文答辩。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农业种植相关的知识,在位于河北曲周的农业基地,留学生还跟当地农民“结对子”。由一个农民带着一两个留学生进行技术学习及实践,让他们体会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来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
“库瓦莉很能吃苦,吃住都在村里。她还很乐意跟当地农民聊天、下田,听不懂中文,就用手机上的翻译软件一句句听,认真学习我们的农民是如何耕作的。”焦小强说。
马拉维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不够,如何能实现高产?在中国的田间地头,库瓦莉终于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大豆—玉米间作技术”。这一中国古老的种植方法是大豆和玉米同时种植,大豆通过固氮,提高土壤肥力,以实现玉米大豆双产量提升。
第二学年,库瓦莉返回马拉维,带领当地农民在田野试验“大豆—玉米间作技术”,还教他们用有机肥为土壤补充肥力。种植结果让她惊喜万分——玉米和大豆都实现了增产。
“库瓦莉在马拉维的实践效果超出我们的预期。”焦小强说,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不仅实现了粮食增产,很多小农户也经她培训学到了中国农业种植技术。
“中非科技小院”留学生库瓦莉(左一)和同学们在位于河北曲周的农户试验田和当地农民学习农业生产技术间隙合影(5月10日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如今,中国农大已联合国内合作伙伴在赞比亚、坦桑尼亚、马拉维等国家建成7个“中非科技小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典型案例,在全球推广。
成立以来,“中非科技小院”累计在非洲12国招收91名新型实践型农业人才,其中36人已顺利毕业,许多人回到非洲后都在所在国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研究和实践。
在中国和非洲的学习实践让库瓦莉看到自己国家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中国的农业技术非常有用。我期盼着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中,帮助农民改善生活,让马拉维能产出更多粮食。”她说,相信这将有助于实现非洲的粮食安全。
(责编:艾雯、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