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0:35:03 来源: sp20250104
新华社坎帕拉5月18日电 走进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一家商场的家电卖场,顾客会被宽敞明亮的空间布局、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所吸引。卖场分上下两层,占地数千平方米,从电视、冰箱、洗衣机,到电饭锅、微波炉、榨汁机,再到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新型家居设备,应有尽有。顾客穿梭在货架间仔细挑选心仪之物,并不时向店员咨询产品性能。
在这家名为“UHome”的卖场里,电视机展区墙上的一幅海报格外醒目。海报上除了印有乌干达国鸟灰冠鹤,还印着“BUBU”,即“Buy Uganda, Build Uganda”(“买国货,建国家”)的英文缩写。这项倡议由乌干达政府发起,旨在推动国内制造业发展和促进本土消费。
4月6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UHome家电卖场,一名店员(左)为顾客介绍商品。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据“UHome”销售经理阿卜杜勒·塞卡比拉介绍,这里销售的绝大部分家电都是在中国-乌干达姆巴莱工业园生产后直接运到卖场,自产自销的运营模式有效缩短了从生产到零售的链条,极大降低了成本。“凭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的物美价廉,‘UHome’深受当地顾客青睐。”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距离坎帕拉约200公里,附近有三条国家公路,所在的乌干达东部城市姆巴莱是乌通往邻国肯尼亚蒙巴萨港的内陆运输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这座乌干达国家级工业园和“UHome”一样,都是由中国民营企业天唐集团投资运营,自2018年3月启动以来已吸引40余家企业入驻,为当地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
4月4日黄昏,在乌干达姆巴莱市中乌姆巴莱工业园,人们从园区鱼贯而出。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家电、日化、家纺、建材、医药、汽车制造……乘车行驶在占地数千亩的园区里,记者发现这里汇聚的行业与乌干达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打造工业园的初衷就是填补乌干达在这些重要生产领域的空白,降低这类产品的消费成本,通过制造业带动当地工业化发展,改善就业与民生。”天唐集团总经理王文通说。
非洲经济长期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工业生产加工能力较弱。乌干达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改革,将工业化确定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建立工业产业合作园区。
4月5日,在乌干达姆巴莱市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的利达完美投资有限公司,当地员工在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内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引入海关、注册、商检等职能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注册、商检、签证、海关、税务、物流、融资等配套服务。”王文通说,园内还建有鲁班工坊实训基地,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后,预计可为当地工人提供钳工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各类企业生产需求。
与鲁班工坊一路之隔的是中企明珠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明珠科技是最早入驻工业园的几家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照明用品。走进厂房,一排排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工具,上百名乌干达员工身穿工作服,全神贯注地进行焊接作业。“过去,乌干达的LED灯具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贵不说,坏了也没地方修。中国企业改变了这种情况。现在,我们公司每年生产约300万只LED球泡灯和日光灯等产品,销往乌干达各地。”当地技工约瑟夫·奥蒂姆说。
4月5日,在乌干达姆巴莱市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工人们在明珠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作为明珠科技的“元老级”员工,奥蒂姆见证了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及其周边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片荒芜的泥土地,到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再到超市、餐厅、旅馆等周边配套设施拔地而起……“在中国工业园上班已成为当地年轻人引以为傲的事。”他说。
王文通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孵化出多个电视机和智能手机本土品牌,未来计划通过工业园联动“UHome”等项目,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打造一个“智能·家居·生活”本土数智化产业生态平台。
4月5日,在乌干达姆巴莱市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的利达完美投资有限公司,一名中国技工为当地员工讲解缝纫技术。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的发展,正是中非工业化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提质升级的缩影。
乌干达贸易、工业和合作部工业国务部长戴维·巴哈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乌干达经营的工业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制造业,助力非中工业化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与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相呼应。“期待这些工业园能够孕育出更多非洲本土品牌,让‘非洲制造’走向世界!”(记者:金正、聂祖国;剪辑:连家彤(实习生);编辑:董亚雷、欧飒)
(责编:王禹蘅、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