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5:30:20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网 嘉兴4月11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在埃及巨石工厂,每天有小山一样的石料被制成洁白如丝的玻璃纤维,销往欧洲;在越南海亮基地,年产能10万吨的铜加工车间,24小时不间断生产,将产品销往欧洲和北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作为经济大省,浙江“地瓜经济”不断发展,积极走向国际。
“通过布局海外,我们优化了全球生产基地与营销网络的布局,增强了企业的发展韧性和竞争力。”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黎红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的藤蔓越向海外延伸,扎在浙江的根系也就越发达。
海亮越南基地 成雯 供图海亮大厦总部大楼高99.94米,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
以此为圆心,海亮的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六大洲,涵盖泰国、越南、美国、德国、法国等11个境外生产基地。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交往、各国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王黎红说,新的形势下,经济全球化的形式和内容都面临调整,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自身发展需要,浙企“走出去”都十分有必要。
近20年时间里,海亮集团这个“地瓜”的藤蔓不断向外延伸,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中。2007年,在越南自建生产基地;2017年,收购铸轧技术原创诺而达集团全球铜管知识产权和亚洲业务;2019年,收购全球铜加工领袖级企业KME集团旗下铜合金棒和铜管业务……截至目前,海亮产业布局12个国家和地区,外籍员工近3000人,连续四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是开放大省。2023年,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突破10万家。对浙商而言,将生产线延伸至海外,可以利用当地贸易政策和用工优势,降低国际贸易壁垒风险,形成全球协同的产能布局。
“从(巨石)走出去的企业实践来看,将部分产能、技术转移和落地到海外国家和地区,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节约成本,同时更加靠近市场,带来更大收益。”中国巨石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兼发展战略部总经理顾桂江说,作为玻纤领军企业,企业已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埃及苏伊士等六大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超全球四分之一。
巨石埃及工厂车间 黄树平 摄2012年,中国巨石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立了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使埃及成为世界第四大玻纤生产国。
经过12年发展,巨石埃及工厂总产能达到32万吨,累计为当地创造了超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直接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在埃及投资建厂,有助于巨石进一步贴近欧洲市场,更好地服务客户。”顾桂江说,全球经济深刻变化以及产业格局大调整下,浙企做到了“勇敢地走出去、坚定地走下去、成功地走回来”。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20年来,浙江发展“地瓜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浙江的开放型经济更具韧性、活力和竞争力。
2024年1月至2月,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6589.3亿元人民币,增长20.5%,占该省的80.7%,其中,出口5130.9亿元人民币,增长22.4%,占该省的85.6%。
目前,浙江已具备较为突出的总部经济实力。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有7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如今,浙江还在丰富自己的答卷,让“地瓜”藤旺、根壮、块茎肥。
在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研究员刘亭看来,“地瓜经济”的理想境界是“枝繁叶茂、树大根深”,浙江要锻造精炼“地瓜经济”的“根茎”,“还需通过日趋强大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构筑在网络空间和虚拟世界‘地瓜经济’的新藤蔓,发展‘以虚带实、以实促虚’虚实融合的‘新实体经济’。”刘亭表示。(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