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乡村“五美”复苏田园资源

发布时间:2025-01-04 22:54:51 来源: sp2025010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乡村振兴的浪潮“席卷”全国,让许多沉寂已久的山野田园焕发了新的生机。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传统农业曾一度受地形限制难以发展。如何在守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使之成为金山银山?在八闽大地上,更为现代、多元的产业形态正成为农村农业新生态。群山中的三明市将乐县就是探索者之一。2023年,将乐县在生态保护修复、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多种做法入选全国优秀典型案例。将乐何以“上榜”?当地是如何以此做好乡村振兴文章的?日前,记者走进将乐县一探究竟。

原标题:福建将乐:乡村“五美”复苏田园资源

秋风吹黄了田野,稻穗压弯稻秆,在三明将乐蛟湖村的研学基地,孩子们踩着田间的黄土,用小镰刀体验收割劳作。小溪里,小小的橡皮艇荡开波浪,溯流而上。

孩子们在稻田中体验割稻。受访者供图

孩子们在稻田中体验割稻。受访者供图

远处鸡鸣犬吠,近处笑声连绵。在经过翻修的木制民居里,手作课、食育课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扎染的布艺、飘香的饼干给孩子们带来满满成就感,也让曾经的“空心村”重新氤氲烟火气。

经过改造的村居保留原有的风貌。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经过改造的村居保留原有的风貌。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茶屋、餐厅、花园、果园、鱼稻田、露营地……天籁蛟湖柳澜研舍&喜月庐运营经理吴文涛介绍,自今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这片集研学、康养、聚会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地已接待40余期研学、亲子营。

村中闲置的老屋、老田甚至空地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点”,留守的村民既是“房东”,也是基地的助教、“管家”、园丁,在改造一新的村里有了新工作。

据了解,此前,由于村民陆续外出务工,村民房屋闲置,这里一度成了人去屋空的“空心村”。无人居住的木头民居慢慢老化,有心回乡的村民往往因为“村里待着没劲”归而复离。

如何打破困局?

研学基地中种植的作物由村民受雇照料。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研学基地中种植的作物由村民受雇照料。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带着让欢声笑语重归乡土,让破败民居焕发“第二春”的追求,当地在《将乐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工作方案》出台后,推动打造了一批小而优、小而精的乡村美景。

一批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的出现由点及面,让生态宜居带动起产业兴旺。

据村干部介绍,村中探索了“集体流转+企业承包+农户分红”房票模式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几年前,福建柳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在蛟湖村进行了村居和土地流转,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进行了加固和改造,形成民宿、餐厅、课堂、休闲广场等功能区。周边的田亩也被划分种植、采摘、养殖、垂钓区域,能住、能玩、能体验的乡村文旅业态孕育而生。

目前,南口镇蛟湖村已建成的研学楼年租金12万斤干谷(折合16万元),在建的杨时书院、水上驿站、亲子乐园等项目预计增收20余万元。

蛟湖村的“蝶变”是将乐以“改”促“变”的缩影。一个庭院、一片田埂、一片村居,曾经沉寂的一草一木可能蕴藏着乡村的新生。

村民在村中“晒秋”。陈广程摄

村民在村中“晒秋”。陈广程摄

在将乐各地,常口村美丽庭院经济、梅花谷休闲旅游、光明镇美丽田园、玉华村跑马将军步道、小王村彩虹光伏发电长廊景观、乾滩村青水民宿、大源乡乡愁馆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冒头”,乡村人气值显著提升。

小王村一隅。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小王村一隅。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赏心悦目的庭院和村中公园提升了村庄的“附加值”,和乡村“颜值”一起提高的,还有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感。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将乐县共创建美丽乡村庭院1340个、美丽乡村微景观279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78个、美丽田园26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5个。

村子美了,人才更愿意留下,城乡间的人才流动也能加速。将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不少被遗忘在乡村的闲宅空地渐渐“苏醒”,多元业态的出现让村庄在“变美”的过程中焕发出了新活力。

(责编: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