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美家乡河”——金华梅溪

发布时间:2025-01-04 09:07:31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金华3月25日电 (张益聪 毛米罗 施兰霞)近日,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名单揭晓,金华市梅溪获评。梅溪位于金华城南,属钱塘江流域金华江水系武义江支流,全长53.2公里,流域面积248平方公里,平均河宽70米,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

梅溪生态景象。金华市水利局 供图

  观浙江:金华何以梅溪?

  近年来,金华市实施梅溪综合治理工程,按照“一轴、三区、七景、九堰”治理格局和“生产、生活、生态、生机、生计”共治共荣的理念,以水文化串联生态与民生,打通水脉、挖掘文脉、带动金脉,勾画出梅溪山水田园诗画长卷,带动梅溪两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千万工程”建设,取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9年梅溪以高分获评省级美丽河湖,省验收组给予了“全省美丽河湖样板”的高度评价;2020年获评全国“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2021年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参阅报告》介绍梅溪治理案例;2023年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浙江省首批“水旅融合”精品研学线路,并在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培训班上作为专家授课案例。

  更重要的是,通过百姓家门口的梅溪,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并且民众河湖共治共管意识提升,节水护水氛围浓郁。一条梅溪,流淌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更多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生态、文化、幸福已成为梅溪最显著的标志。

梅溪芦家闸夜景。金华市水利局 供图

  看金华:梅溪何以为家?

  对于河湖而言,除了地理位置的家乡坐标,一方面,通着地缘文化的“家思”,另一方面,连着生态环境的“乡愁”。

  2016年开始,梅溪启动综合治理,实施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五大工程,保持河道原有自然风貌,打造“堤在园中、园在堤中”的生态堤防,恢复和营造滩、涧、湿地等不同的水系形态,并着力构建多样、稳定的植物群落。

  治理后的梅溪堤防全面达标,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一解梅溪流域的生态“乡愁”。不仅如此,梅溪综合治理在实施堤防提档改造、提升防洪灌溉能力的同时,还充分挖掘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流域文化,融入重要节点、重点建筑,以文化为脉络建设改造形态各异的“梅溪九堰”。

  通过金华地缘文化的融入,赋予了梅溪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新时代治水新路径。梅溪流域还将婺剧水袖形态融入堰坝,以空中廊桥连接两岸,造就了“空走廊桥,水撒衣袖”的水域景观和人文气象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带。

  如今,这些堰坝及绿道成为民众郊游踏青、网红打卡的热门景点,游人漫步于水系河边,欣赏优美欢快的婺剧唱腔、古雅简洁的婺派建筑,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文化气息、触摸着历史脉络。

梅溪溪口下堰风光。金华市水利局 供图

  见梅溪:家乡何以“最美”?

  “一衣带水出南山,夹岸徐行绕林田,七星凝玉桃源乐,九曲堰落诗画间。”金华市依托梅溪生态廊道,沿线创建了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24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11个市级精品村、15个秀美村,成为金华城市的后花园。

  2022年,金华市政府批复《金华梅溪水利风景区规划》,依托梅溪综合治理工程,打造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推动流域水利风景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

  梅溪治理取得了长藤结瓜的实际效应,廊道美景与村庄风景连成一体,旅游节点、功能区块等有机串联,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梅溪生态蝶变吸引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村,他们纷纷改造房屋,办起了农家乐、民宿。

  譬如,安地镇岩头村打造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集体经济收入由2019年的不足1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不足5000元增长到5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如今,梅溪两岸水上乐园、金华动物园、燕语湖垂钓基地、岩头文创园、水利博物馆等串联成线,带动了沿线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如此,半程马拉松、全国钓鱼人运动会、金华10公里精英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在此举办。

  2023年梅溪流域旅游接待164万人次,旅游收入1.58亿元。(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