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2:36:19 来源: sp20250101
【理响中国 | 解码文化传承发展】怎么理解文化主体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雷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那有了文化主体性呢,也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强的自我,有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定与自觉。依靠文化主体性,我们中国人就可以意气风发,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以更加深刻的信心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雷博。
我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重视文化主体性呢?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过一个与自身文化传统对抗甚至撕裂的痛苦过程,那在反思、重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迷惘与失落。近年来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关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意识也明显增强,“国潮”“国风”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我们能够感受到,似乎有一条精神纽带和脉络,从远古一直贯通到今天,通向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处。那这种让我们感动、振奋、自豪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条精神脉络的内核,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关键要素,是一组最简单但也最深刻的“问题”。
什么是“人”?怎么样能够成为一个活泼的、饱满的,爱人同时又自爱的人?
孔子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伦理道德的一个最起码的基点,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自己安身立命,也要和他人共同进步,这样仁爱、勇气、智慧这些美德才能生长起来。孟子告诉我们,人活着不仅仅是追求吃饱穿暖,心中还应该有一个“良知”的火苗。老子告诉我们,生命的维度很丰富也很深刻,我们不仅“活着”,还可以去探索什么是“道”,而对于“道”的理解呢,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活着”。庄子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有很多“不得已”,但也正是在这样的“不得已”当中,我们向往一种宏大开阔的生命境界,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谁说“人间世”不能有“逍遥游”?
个体生命这么短暂,与无垠的时间空间相比,卑微渺小的自我,有意义吗?
这可以说是一个终极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它,就很容易陷入迷茫与虚无。那世界各大文明呢,基本都需要诉诸宗教信仰来作为精神支撑。但是我们中国先贤们给出了另一种思考方式。我们追求的不是永恒,而是生命的深度与质量,是真实可触达的美好生活。
但是“美好”并不简单等同于荣华富贵。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请注意,这四句话不是讲给皇帝、宰相这些位高权重的人,而是说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就是在我们看似平凡的生活工作当中,蕴藏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我们认识的每一个汉字,背诵的每一首唐诗宋词,都是在“为往圣继绝学”;我们关怀社会、国家、世界,我们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并愿意为之付出长期持续的探索,这也就是在“为万世开太平”。
如何让这样一种朴素的“爱”延伸到全社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理念、道德与政治文化呢?
孟子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那个悲悯恻隐的情感就是内核,有“不忍之心”,然后才能有“不忍之政”。可是只有善良的动机是不够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与国家治理体系。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改革家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重要的尝试探索。这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来,在泥泞中不断蹒跚求索的目标。很难很难,因为这个崇高的理想,对立面是人性当中的自私与贪婪,是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彼此的隔阂、猜忌,是人类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惯性积习。所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一场深刻的斗争,其间交织着血与火,浸染着汗与泪。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百多年的伟大奋斗,既是强国复兴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推动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艰辛探索,是对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一次系统性回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与困境,我们中华文明如何能够以一种古典而又全新的姿态气魄,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又如何能够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意识,以及围绕着这些问题所进行的以千年为单位的持续探索,是我们中华文明万古长青的根本,是我们今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心灵基石,也是我们文化主体性建构的精神内核。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黄钰涵】